行業動態

行業“十四五”發展重點是高質量發展和加快結構調整
發布日期:2020-11-18    瀏覽次數:107

 “紡織強國目標的實現給了我們(men) 信心和未來發展的動力,然而,隨著世界形勢的變化,我們(men) 也不可盲目自大,要認清還有需要補齊的短板。” 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黨(dang) 委書(shu) 記兼秘書(shu) 長高勇說。

  今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四五”的關(guan) 鍵之年。按照“紡織強國綱要”的要求,要完成紡織強國目標。

  早在“十一五”時期,我國紡織業(ye) 就開始構想建設紡織強國,經過多年奮鬥,從(cong) 綜合實力來看,紡織強國主要指標已經基本實現。

  去年,中國工程院組織了50多位院士、400多位專(zhuan) 家,對我國製造業(ye) 的26個(ge) 行業(ye) 和製造業(ye) 強國相應行業(ye) 做了對比和分析,從(cong) 規模、創新能力、經濟效益、產(chan) 業(ye) 結構幾個(ge) 角度進行評估。結論是,有5個(ge) 行業(ye) 處於(yu) 世界領先水平,排在第一的是紡織服裝。

  實際上,我國紡織業(ye) 從(cong) 規模上看已經超過全球總量的50%,從(cong) 貿易上看占全球三分之一,化纖產(chan) 量占世界總量的70%。我國纖維材料居世界先進水平,紡紗織布最高端設備都在中國。以前,我們(men) 最為(wei) 薄弱的高性能纖維這幾年發展也很快,如今規模最大,品種也最全。除了尖端纖維外,我們(men) 可以自豪地說,全世界有的,我們(men) 都有。因此,從(cong) 綜合實力上考量,我們(men) 有理由說,原來設定的紡織強國目標已經實現。

  強國目標的實現給了我們(men) 信心和未來發展的動力,然而,隨著世界形勢的變化,我們(men) 也不可盲目自大,從(cong) 以內(nei) 循環為(wei) 主的發展戰略要求看:行業(ye) 在綠色發展、時尚引領、品牌設計、國際市場控製能力等方麵與(yu) 發達國家還有差距。

  尤其從(cong) 科技發展角度看,行業(ye) 有三個(ge) 短板需要關(guan) 注: 

  一是紡織高性能纖維及綠色纖維方麵,我們(men) 與(yu) 世界領先水平有較大差距。比如碳纖維,我們(men) 已經可以大批量生產(chan) T300、T400,一些企業(ye) 開始萬(wan) 噸級投資布局。T700、T800也開始批量生產(chan) 。但更高強度、高模量的碳纖維與(yu) 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再比如萊賽爾纖維的關(guan) 鍵技術還不成熟,關(guan) 鍵裝備製造還有欠缺,纖維生產(chan) 質量不穩定,是我們(men) 明顯的短板。

  二是量大麵廣的紡織纖維麵料加工中,後整理及特種加工技術和裝備還有差距,特別是高檔和特種紗線、麵料的加工技術差距較大。關(guan) 鍵工藝裝備,仍有一些需要進口。

  三是紡機產(chan) 品的部分關(guan) 鍵零部件有短板。機電行業(ye) 水平是一個(ge) 國家經濟和科技實力的體(ti) 現,紡織領域的機械裝備就是短板之一,關(guan) 鍵裝置需要進口。比如自動絡筒機空氣撚接器、電子清紗器、槽筒三大件至今仍然需要進口。

  因此,從(cong) 工藝技術裝備上看類似的短板還不少,需要未來著力解決(jue) 好。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政治環境、經濟環境都帶來了較大變化,也給紡織業(ye) 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麵對即將到來的“十四五”,紡織業(ye) 發展重點是高質量發展和加快結構調整。行業(ye) 在堅持“科技、時尚、綠色”定位基礎上,要在新的國際環境下,貫徹中央提出的“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戰略。

  要滿足“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就要著力解決(jue) 好上述麵臨(lin) 的短板,“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意味著國際化發展戰略也要調整。紡織工業(ye) 市場化程度最高,國際化程度很高,要堅持對外改革開放。未來的趨勢是服裝出口訂單將逐步轉移。行業(ye) 在“一帶一路”布局仍會(hui) 繼續,但要考慮產(chan) 業(ye) 安全,站在國家、行業(ye) 角度分析,要選擇安全的國家和地區,抱團出海。

  結構調整有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仍將有快速發展,未來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在紡織工業(ye) 中的比重將進一步擴大;二是區域結構調整,產(chan) 業(ye) 繼續向中西部地區轉移,這也符合“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的發展思路。

  今年,行業(ye) 走勢經曆了跌宕起伏,一季度疫情影響嚴(yan) 重,二季度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製,經濟有所回升。從(cong) 6月開始,國民經濟有所恢複,紡織各行業(ye) 7—8月生產(chan) 、出口明顯恢複,企業(ye) 開工率、訂單情況都有回升,相信到年底前會(hui) 繼續回升,有望把上半年損失補回來,全年實現正增長。

友情鏈接: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紡織科技示範園區     蘇ICP備1003069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