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紡織服裝製造大國和化學纖維製造大國,有世界第一的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中國作為(wei) 口罩生產(chan) 大國,口罩產(chan) 能占全球半壁江山。中國紡織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不僅(jin) 在國內(nei) “戰疫”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將在全球“戰疫”中體(ti) 現中國紡織製造的力量。目前,隨著世界新冠疫情的蔓延,意大利、德國、韓國、澳大利亞(ya) 等國家口罩價(jia) 格爆漲、市場供應短缺出現“口罩荒”,紛紛限製出口,美國特朗普政府在2020年3月5日也豁免了中國出口的數十項醫療產(chan) 品關(guan) 稅,包括口罩、消毒濕巾與(yu) 醫用手套等,共計一百多項,關(guan) 稅直接歸零。在這次抗疫阻擊戰中,中國口罩製造從(cong) “一罩難求”達到日產(chan) 1.16億(yi) 隻口罩的產(chan) 能僅(jin) 僅(jin) 用了1個(ge) 月的時間,中國石化、國機恒天集團聯手12天建起萬(wan) 噸級熔噴布生產(chan) 廠,充分體(ti) 現了中國紡織製造的速度。同時我們(men) 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和把控發展的曆史機遇。
突發疫情拷問紡織產(chan) 業(ye) 鏈的強度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對防護用品的巨大需求,無疑對我國紡織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是一次考驗。這種“強脈衝(chong) 式”的瞬間需求,暴露出我們(men) 在防護用品儲(chu) 備、生產(chan) 方麵的問題。
首先是應急救災防護用紡織品儲(chu) 備不足。以防護服為(wei) 例,在疫情爆發初期,作為(wei) 一線醫護人士生命防護線的防護服也是嚴(yan) 重供應不足,國內(nei) 有資質生產(chan) 的企業(ye) 產(chan) 能每天隻能生產(chan) 3萬(wan) 套。而隻是武漢一個(ge) 城市,每天就需要十萬(wan) 套醫用防護服,一個(ge) 月需要300萬(wan) 套口罩原料的供需不平衡。
其次,有必要重視防護用品的主要原材料的應急供應能力。從(cong) 中石化發出英雄帖“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到市場上出現“我有口罩機,誰有熔噴布?”需求口號,PP熔噴布市場價(jia) 格上漲了十多倍。這充分反映出產(chan) 業(ye) 鏈各個(ge) 環節在極端情況下的產(chan) 能配置問題。
第三,進一步加強抗菌過濾紡織品核心技術、纖維原創技術研發。PP熔噴非織造技術是美國原創的軍(jun) 轉民技術,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海軍(jun) 實驗室為(wei) 收集核試驗產(chan) 生的放射性微粒,研製的具有超細過濾效果的過濾材料技術。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埃克森(Exxon)公司進一步對這一工藝進行研究,與(yu) Accurate公司合作製造出了第一台熔噴設備原型機,並申請了專(zhuan) 利。聚丙烯是在1954年由.Ziegler和Natta教授發明了Zieglei—Natta催化劑並製成了結晶性的等規聚丙烯,1963年獲得了諾貝爾獎。
全球大健康紡織產(chan) 品需求的內(nei) 在動因
人類的文明進步史實際上也是一部與(yu) 流行病毒的鬥爭(zheng) 史。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各國人民逐步認識到病毒是長期與(yu) 人類共生、隨時有攻擊人類的可能,因此,抗擊流行病毒將是人類長期的防疫活動。這次疫情無疑加深了人們(men) 對生命意義(yi) 的認知,改變著我們(men) 對生命的態度。在生命麵前,無論貧富貴賤,價(jia) 值等同。這次新冠疫情橫生之後,人們(men) 對生命的意義(yi) 有了新的認知,對自然更加充滿敬畏之心,對生命充滿崇敬之情,對健康與(yu) 環保將會(hui) 越來越重視,綠色與(yu) 健康的理念將更深入人心。社會(hui) 環保意識、健康消費正將成為(wei) 一種潮流。這次疫情也無形中改變著社會(hui) 理念和人們(men) 的生活規則,改變著社會(hui) 生活方式、消費方式,繼而也改變著產(chan) 業(ye) 生態和行業(ye) 結構。服飾時尚是周期性的,奢侈是暫時的,唯有健康和舒適才是永恒的,天然和綠色才是要追求的。“綠色環保、健康舒適”將貫穿人類紡織史乃至人類的發展史。在後疫情時代,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每一個(ge) 生命,都將獲得重新的定義(yi) 和定位,我們(men) 要重新譜寫(xie) 生命之歌,彰顯自我的價(jia) 值。隨著消費者對生命和健康認知的提升,衛生防護消費的習(xi) 慣將成為(wei) 新的時尚,各種防護用、消毒衛生用等紡織品將層出不窮,滿足消費者新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智能製造背景下的大健康紡織產(chan) 品有哪些?
若按照應用來劃分,大健康紡織品通常可分為(wei) 以下幾類:
1、醫療衛生用紡織品。例如,一般醫院用工作服、病號服、床單、罩單、床墊、 被褥、毯子、枕套、毛巾和口罩等。外用醫療用的膠布、棉簽、棉球、紗布、繃帶、創可貼、脫脂棉、包紮布、膠帶基布、傷(shang) 口敷料、膏藥布、止血纖維等。醫療防護用的手術衣、手術帽、口罩、手術覆蓋布和X光操作用衣和手套等。醫療功能性用手術縫合線、止血纖維、人造血管、人造皮膚、人造毛發、人工呼吸器、人工腎、人工肺、人工肝、人工骨與(yu) 人工關(guan) 節、人工肌腱、人工心髒瓣膜及修複用織物、疝修複織物、血漿分離器、纖維增強人工骨板等。
2、日常衛生用品。例如衛生巾、衛生棉、衛生棉條、兒(er) 童尿褲、老人失禁尿墊、抗菌襪等。
3、運動和保健用紡織品。例如,預防和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壓力襪,全球範圍內(nei) ,初步估算市場超過1000億(yi) 美金。其他還有矯正帶、約束帶、束腹帶、矯正衣、彈性護肩、護腕、護膝、護腰等。
4、醫療器械與(yu) 儀(yi) 器用紡織複合材料。例如由玻璃纖維、金屬纖維、陶瓷纖維、碳纖維等增強複合材料及彈性纖維製造加工的輪椅、拐杖、擔架、搬運車等醫療器械等。
隨著中國老齡社會(hui) 的到來和人口政策的調整,以及全球防護用、醫療用、衛生消毒用和個(ge) 人護理用紡織品消費的迭代,毫無疑問,大健康功能紡織品是未來紡織品消費升級換代的發展趨勢,大健康紡織品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在人工智能技術背景下將迎來新消費驅動的進一步優(you) 化和發展。
如何完善中國大健康紡織品的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
這實際上是中國紡織製造大國走向紡織製造強國的命題之一。全球疫情的大考,必然要求中國的紡織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要有全球快速響應的能力和應變的能力。突發疫情應急救災與(yu) 防護和綠色健康日常消費浪潮的迭加衝(chong) 擊下,世界各國都在積極開發和生產(chan) 有益於(yu) 防災救災、保護人體(ti) 健康,以及具有抗菌、消毒、個(ge) 人日常衛生護理功能的綠色消費紡織品。麵對全球防護應急救災儲(chu) 備和大健康紡織品新需求的增長,如何提升中國紡織製造的全球競爭(zheng) 力和優(you) 化中國紡織製造的產(chan) 業(ye) 鏈與(yu) 供應鏈是我們(men) 紡織人必須回答的現實問題。
首先,中石化等央企要率先加大科研投入,進一步與(yu) 高校開展產(chan) 學研合作,開展麵向產(chan) 業(ye) 化的原創技術和硬核技術的研究,高校要弱化為(wei) 發表SCI論文而發論文的考核機製,調整科研經費分配機製,克服學術上的形式主義(yi) ,讓科研人員靜得下心來搞科研,鼓勵科研人員把論文寫(xie) 在原創技術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的實踐中,真正提高技術創新的能力。
其次,在人工智能條件下,要充分開發全球相關(guan) 需求與(yu) 消費大數據技術、北鬥衛星導航技術下的產(chan) 業(ye) 物聯網技術,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謀篇布局建立物資儲(chu) 備和生產(chan) 基地。尤其今年要緊緊抓住5G應用的契機,進一步優(you) 化中國紡織製造的全球產(chan) 業(ye) 鏈的數字化改造和供應鏈流程。現如今全球企業(ye) 與(yu) 企業(ye) 之間的競爭(zheng) ,本質上也是企業(ye) 所在供應鏈之間的競爭(zheng) ,而要打造高效供應鏈,提高供應鏈的競爭(zheng) 力,不僅(jin) 需要借助創新技術,還需要搭建起一個(ge) 全生態、全鏈協同的產(chan) 業(ye) 物聯網平台和供應鏈服務體(ti) 係。
第三,調整好相關(guan) 學科建設,多層次培養(yang) 各類人才。把一流學科建設與(yu) 中國紡織技術創新結合起來,為(wei) 實現中國紡織製造強國提供人才支撐。在向全球展示中國應急防疫方案、供應中國大健康紡織產(chan) 品的同時,我們(men) 還要研究這些紡織品垃圾回收和處理技術,為(wei) 世界提供中國環境保護的方案。
最後,以品牌建設引領中國大健康紡織品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的全球化,扶持紡織企業(ye) 向國際高端品牌邁進口罩產(chan) 業(ye) ,口罩是一個(ge) 最經典的案例:中國口罩製造的優(you) 勢在低成本和產(chan) 能,但口罩產(chan) 業(ye) 的金字塔尖依然被3M、霍尼韋爾、尤妮佳等公司占據,這背後是一套製造強國的工業(ye) 邏輯。口罩雖然是超大規模、廉價(jia) 製造、模塊化的裝配型產(chan) 品,但是世界品牌口罩3M、霍尼韋爾和尤妮佳的背後是世界500強企業(ye) 製造。口罩生產(chan) 有複雜精巧的產(chan) 業(ye) 鏈,口罩背後是材料的競爭(zheng) 和裝備的競爭(zheng) 。全球市場上中國品牌口罩占有率有多大的份額?中國紡織製造企業(ye) 在原創技術和底層技術創新上、在品牌創建上仍然任重而道遠。